密封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密封百科 >
从机械密封结构上怎样减少汽蚀的危害?-上海克兰机械密封百科分享​
日期: 2025年10月28日
抽空和汽蚀是工艺条件和介质性质(如介质饱和蒸汽压及轻组分含量等)决定的,任何密封结构都无法避免。有人认为采用静止式焊接金属波纹管式密封可以避免抽空和汽的危害,这是不正确的。实质仍是对汽蚀原因不清楚,单纯从静环受内外静压差出发考虑问题而得出的结论。丧失密封性是水力冲击或震荡的结果,而绝非静压差所致。焊接金属波纹管密封既没有防抽空能力,也没有抗汽蚀的能力。

从密封结构无法避免汽蚀的产生,但是可以减少汽蚀对密封的危害。首先应减少摩擦热的发生,热量出现后要让其及时散失。因此密封面的直径要尽量减小,宽度要尽量窄;选择的材料要有较好的自润滑性,摩擦副组对的摩擦系数要小。为防止静环离位,应将浮动型静环改为固定型。动环加限位装置,只允许密封端面磨损后向静环方向补偿,不允许向相反方向(弹簧侧)的串量过大。这当然会增加安装难度,不过可采用集装式密封来解决,即事先将所有的密封件(包括压盖和轴套)预装好后整套上去。

还可采用平衡型密封,API 682标准中明确规定必须(只能)使用集装式平衡型机械密封。分析其原因,除了降低pv值,减少热量产生外,还减小了汽蚀破坏的能力。平衡型密封的动环,向弹簧方向的位移量在 2mm 左右,如果采用集装式密封,该值还可减小,一旦发生汽蚀静环也不至于离位(不会脱离防转销而转动),也可减轻动环密封圈的损伤,减少了对密封性能的破坏。此外,增加密封箱直径或制成锥形的腔体,对排除气体和机械杂质有利,也不失为一项可供考虑的措施。

密封百科知识内容选自《实用机械密封技术问答》